陣容龐大的wwofers
但是日本人姊姊們只來三天就回去,去除掉日本人姊姊。
我只待了兩週,一起在wwoofer house生活的總共有:
奧地利人 女生兩位
新加坡人 男生一位
香港人 情侶一對
法國人 男生兩位
德國人 女生一位
台灣人 女生一位(就是我)
共九名,也是我第一次體驗到人數眾多的wwoofer生活。
也體認到不同文化的衛生習慣和教養。
最左邊這位就是Kazu san,這邊的host負責管理所有wwoofer的人。
他都只說英文,為了要讓大家都聽懂吧!
但我實在很難適應,英日文加上腦袋裡的中文大轉換。
在wwofer house幾乎大家對話都用英文,畢竟是大家共通的語言,
但英文卻不是所有人的母語...
午餐都是在農場吃超市百元便宜便當、麵包、壽司捲解決。
不管是wwofer還是host都吃一樣。
有時候也要除雜草,但這邊只是一塊花圃。
有時候要把倒掉的桃樹,分解後拿去燒。
有看到我身手矯健的爬上卡車嗎
卡車跳上跳下請注意安全。
但是我很喜歡這種感覺,那讓我覺得我真的像是在鄉下,像個農家人。
而且坐在卡車後面,看到的農園風景真的很不錯!
當聚集了各個國家的人,大家不免得用"國家"來區分,評論這一個人
但實,人有百百種,並不一定是"英國人"就都很懶惰或是"美國人"習慣很差(舉例)
但是大家心裡一定會這樣想原來"台灣人"都怎樣怎樣。
所以要留給他人好印象似乎也成為這邊的一個學習課題。
只是當碰到不喜歡的人,我都會跟自己說,只是這個人的問題,絕對不是他的國家有問題。
我不想用一個人的行為,去評斷他的國家裡所有的人。
可是一般人是不會這樣想的,
所以當我們希望別人怎麼看待"台灣人",也許就是靠自己去努力。
但千萬不要給自己壓力太大,我還是一樣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說想說的話。
任性妄為!